查看原文
其他

苏勇:中国企业文化与文化传统

以下文章来源于勇说管理 ,作者苏勇

导读:

成为卓越企业,是每一个企业都孜孜以求的结果。在当今全球性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追求卓越更为艰辛。但是,只有不断追求卓越,才能赢得竞争优势。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已经进入到了“我做得好,你做不好”的文化竞争阶段,而这是考量一个企业是否具备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否真正为企业竞争力发挥了作用。同时,我们也要搞清楚中国企业文化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


来源 | 勇说管理(ID:fd670420)

文 | 苏勇

苏勇:中国企业文化与文化传统

- 苏 勇 -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教授、系主任

复旦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院长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

复旦大学EMBA《企业文化与组织管理创新》授课教授

成为卓越企业,是每一个企业都孜孜以求的结果。在当今全球性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追求卓越的过程更为艰辛,但是,只有不断追求卓越,才能赢得竞争优势。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企业竞争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产品竞争,其特点是:“我做得出,你做不出”。在改革开放初期,只有少数企业能够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因此一个企业只要能够生产出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就能赢得优胜。

第二个阶段是服务竞争。服务竞争的特点是:“我做得到,你做不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市场上商品日益丰富,质量也都不错,消费者有了很大的选择余地,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竞争就不仅限于产品层面,而是扩展到服务层面。此时企业间比拼的就不仅是产品,还要加上服务。而且服务在竞争中占的比重更大。


第三阶段则是文化竞争。当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中国企业日渐成熟,而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从服务竞争跨入文化竞争阶段。文化竞争的特点是:“我做得好,你做不好”。所谓文化竞争,所谓“做得好”,是考量一个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员工综合素质,考量企业是否具备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否真正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发挥了作用。



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企业文化理论,是美国管理学家在系统总结日本企业的管理成功经验后,所总结出来的一套运用各种方法来改变员工行为方式,塑造员工价值观的有效管理模式。

我们现在所说的企业文化,实际上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它既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又指企业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

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它是随着企业竞争程度的日益激烈,不少企业家和管理学家通过对日美两国经济和企业管理模式的比较,所总结和提炼的重视企业中文化因素和文化管理的理论。

而作为一种现象,指的是用企业文化理论来概括、提炼和指导企业的文化建设,形成某一种企业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状态,比如说海尔集团的企业文化、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等等。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对企业文化有过一段精辟论述:“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谈论‘企业文化’,它的真正含义就是对企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价值的承诺。离开这种承诺也就不会有所谓的企业体,剩下的只能是一群乌合之众。管理者的工作就是深思熟虑、设立和证明这些目标、价值和任务。”

我曾经在一本企业文化的著作中提出:

“管理是一种文化。第一,每一种管理思想,都是建立在前人管理理论基础之上,都是一种文化的积累和传承,每一种现时代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不管当事者主观是否意识到或者承认,其中一定有着管理主体即管理者、或是管理客体即管理对象被浸润的文化传统的影响,同时还受到这个组织所在的国家或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第二,每一个时期的任何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都受到当今所处的现代文化的影响,是当时社会文化环境下的产物。”


通常,我们不容易分清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别,有时常常把二者混为一谈,但二者有实质区别。传统文化表现更具显性,主要表现在器物层面,更容易一般性地被人们所广泛感知。而文化传统则更为深层次,表现更为隐性。几千年来中国特定的社会存在,逐渐凝聚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这种深层次的文化传统,其影响力更为深远,作用也更为巨大。



我曾经提出一个理论,对于认识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可以用一个模型来表示。文化传统是根深蒂固的,是文化一以贯之的核心轴,而传统文化是沿着这个轴表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现象。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是一种“道”与“器”的关系。


中国文化传统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四大特征。


1.汉字的阅读书写和思维习惯


中国汉字影响深远,不仅代表一种审美倾向,而且也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象形文字的特点造成中国人形象思维较强,具象形容能力较强,抽象能力和数字化管理较弱。

2.家族伦理原则的社会推广



家庭、家族、家国结构构成家族伦理,国是家的扩大,这种伦理原则推广到社会各个方面。例如,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心、齐家、治国、平天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立德、立功、立言”。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各个阶段,我们都可以在社会生活中找到类似的阐述,例如“父母官”等等。

3.“三教合一”的宗教世界

“儒家治世,道教治身,佛家治心。”中国文化传统中最重要的无疑是儒家传统思想,儒家思想以其面对现实、积极入世的态度而影响着中国历朝历代士农工商等各阶层人群。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则以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同样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佛教虽然是外来宗教,但自汉代传入中国以后,同样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对中国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4.“阴阳五行”学说的社会运用


理解和诠释宇宙的“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在这套学说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知识、观念和技术,例如中医、风水、预测算命等的应用,无不受到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层次影响。


就文化学体系而言,企业文化无疑是一个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亚文化。任何一个企业的文化,都要受到所在国家、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而且,管理最主要是对人的管理,所有的管理活动都要靠人去执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思想和行为都必定受到他们自身所处文化的影响。


对于中国企业文化而言,几千年积淀形成的中国文化传统依然影响深远,渗透到企业文化的方方面面,哪怕是在那些80后、90后主导的创业公司,只要深入观察,依然可以看到文化传统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同理,在中国企业全球化经营的过程中,同样要遵守和融入东道国的文化。

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如今已经不言而喻。只有文化做到相容相生,才能导致企业长青长胜。本国企业并购是如此,跨国经营更是如此。

近年来随着阿里巴巴、方太集团、春秋航空等一批优秀中国本土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其出色的表现,令国际管理学界逐渐意识到,东方社会在几千年文明发展中结晶而成的丰富管理思想,所包含的独特管理智慧,对中国本土企业的成功有深远影响。


苏勇教授所主持的《改变世界·中国杰出企业家管理思想访谈录》是第一财经联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奖励基金会、复旦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等合作开展的项目,他与张瑞敏、柳传志、雷军、茅忠群、王正华等数十位企业家进行了深入的管理经验访谈。苏勇教授一直倡导东方管理智慧,比如“执两用中”,做事情不能偏执,比如“过犹不及”、比如“物极必反”……虽然这都是一些经验性的东西,但这些中国式的管理智慧,其实都可以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得到应验。而每一位中国企业家,都曾经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得到这些传统智慧的帮助。


在教授复旦大学EMBA《企业文化与组织管理创新》课程时,苏勇教授不断进行管理学科的多视角研究和持续创新,让中国的管理学界有机会从另一个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当代管理学科进行新的探讨,使企业家学生在重视西方管理学在中国情境下的实践效果的同时,也重视和学习如何建立具有东方特色、基于东方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管理学体系。苏勇教授经常邀请知名企业家进入EMBA的课堂,进行企业案例复盘,分享组织变革的咨询方案。



更多EMBA学习

2002年国内首批获国家批准开办的中文EMBA学位教育项目


商道人文融汇贯通,以致胜之道育将帅之才


为企业决策层传授全球领先的管理思想,为校友搭建高端交互平台


点击“阅读原文”马上申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